烏鶇幼鳥吃什么食物(烏鶇雛鳥救助與喂養方法新手指南)
孝悠奕 ? 2022-07-20 08:00:02 ? 0次
烏鶇是一種廣布于我國西北及黃河以南各省區的留鳥,其常見程度,大概只有麻雀才能與之相比。正因為如此,在每年春夏繁殖季節(3-7月份),撿到從樹上掉下來的烏鶇雛鳥也是司空見慣。
然而并不是每一份“愛心”都值得稱道,在撿幼鳥“救助”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我們是“好心辦了壞事”。這是因為,一方面并非所有雛鳥都應該撿(或救),錯撿(或錯救)就是害了它(如出窩學飛的幼鳥);
另一方面撿鳥都是偶然行為,很多人之前并沒有飼養經驗,匆忙之中撿回家通常沒幾天就養死了。就算僥幸養大了,由于是人飼養出來的,沒有任何野外生存經驗,放生即為殺生,通常很快就會死掉。
沒辦法,大自然就是這樣殘酷,人工養大、未經親鳥訓練的雛鳥,根本沒有什么競爭力。
然而話雖如此,可總有些朋友不以為然。他們在強烈“愛心”支配下,將本不該救助的雛鳥給撿回了家。由于沒有飼養經驗,每年因此而被養死的小鳥不在少數,至于生病的則更是常見。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被(錯)救回家的烏鶇雛鳥,應該如何正確飼養,以減少生病或死亡問題,供感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一、烏鶇雛鳥的分類及人工救助策略
烏鶇雛鳥在親鳥撫養下,生長速度非???,出殼15天后即可離窩學飛。據此,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分為兩類。一是出殼15天以內的,還沒有飛行能力,需要一直呆在鳥窩里生活,可以稱為窩雛;
二是出殼15天后,具備了初步飛行能力,開始離窩生活,此時可稱為飛雛(即學飛階段的雛鳥)。區分出了窩雛和飛雛后,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來考慮是否需要救助掉到樹下的烏鶇雛鳥了。
烏鶇窩雛
窩雛由于要依靠鳥窩生活,掉到樹下都是被迫的。例如,可能是因為鳥窩過于擁擠而被其他雛鳥擠掉,或因狂風暴雨等被吹落下來。不管是什么原因掉下來的,窩雛并不具備生存能力,沒人救助的話很快就會死掉。
因此,窩雛是需要人為救助的,但最好的救助方法并不是直接撿回家。如果檢查沒有明顯傷口,條件許可的話,最好能重新送回鳥窩,次之是送到鳥類專業救助機構,最后實在沒有辦法時,才可以撿回我們家中飼養、救助。
而飛雛則不同,它們落在地上其實是正?,F象。剛開始學飛的雛鳥,就如人類跌跌撞撞、蹣跚學步的孩子,并沒有相應的飛行技巧,方向也掌握不好,再加之體力也不濟,因此經常會出現在飛行中掉落地面的現象。
結果被不少朋友誤以為不會飛,于是“愛心”大發而將其帶走“救助”。
殊不知幼鳥“只會跑、不會飛”只是暫時現象,基本休息一會也就可以重新飛走了,而且親鳥一般就在附近觀察著。此時將其“救助”,其實是非常不妥當的。
雛鳥在出窩后的三四周內,親鳥一方面要教飛行技巧,另一方面要訓練其獨自生存的能力(如覓食、覓水、識別危險和天敵等)。
人為將其撿去“救助”,希望“養養再放生”,就是人為阻斷了親鳥的教學過程,其實是害了它。且不說貿然撿回家能否養活,就是僥幸養活了,也沒有任何野外生存技巧,放生后基本就是個死,放生即殺生。
綜上所述,對于掉在地上的雛鳥,是否需要人為救助要看大小。對于沒有生存能力的窩雛,可以人為救助;而對于飛雛,則沒有必要救助。
如果發現其處在危險環境中(如道路中央、附近有流浪貓等),設法將其放置于高處即可,人離開后親鳥會將其帶離。
當然,無論是窩雛還是飛雛,由于很多朋友分辨不清,每年被錯撿回家“救助”的都不在少數。那么,被我們撿回家的雛鳥,又應該如何來喂養呢?
二、烏鶇雛鳥救助回家應該如何飼養?
烏鶇雛鳥被撿回家以后,人工飼養要面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用什么食物來喂養,二是如何喂養,即食料和飼養方法問題。
這兩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通常就會帶來飼養失敗,其結果就是雛鳥死亡。那么有哪些食物可以用來喂食烏鶇雛鳥,以及要如何喂養呢?
1、哪些食物可用來喂食烏鶇雛鳥?
在自然界中,烏鶇是一種以食蟲為主的雜食性鳥類,主食是蚯蚓和各類昆蟲,輔食是各類植物漿果。
親鳥喂給雛鳥的主要是蚯蚓,以滿足幼鳥快速生長的需要。因此,我們喂食雛鳥最好的食物當然也是蚯蚓。有條件的,建議每天都能喂幾條蚯蚓給雛鳥。但如果沒有蚯蚓的話,又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喂食呢?
人工飼養烏鶇雛鳥,常用的食料可以用無添加劑的雞飼料+煮熟的雞蛋黃,加水調成軟硬適中的軟食,喂給雛鳥即可。也可以購買八哥、畫眉、鷯哥、點頦等成品鳥食,加溫水調和后喂食。
當然,由于很多朋友撿鳥都是偶然行為,家中不一定都提前備好了上述雞飼料或鳥食,此時建議去菜市場或超市購買一塊大豆腐,切成細丁或搗成泥狀喂給雛鳥。
豆腐切丁或搗碎可作為應急食物
就如人類的嬰兒期,烏鶇雛鳥也是相對脆弱的一個時期,不能亂喂食物,否則極易造成生病或死亡。烏鶇是食蟲雜食鳥,不是食谷鳥,因此像小米等谷物是不能喂的,不消化。烏鶇親鳥在自然界中無法捉到的食物,例如面包蟲、豬肉、牛肉、雞肉、鴨肉等等各類肉食,都應少喂或不喂。
除了蚯蚓外,如果想給雛鳥補充肉食,建議可以選用菜青蟲、蟋蟀、蝗蟲等野外能捉到的食物;也可以選擇鮮活的淡水小魚蝦,將其捏成肉泥喂食即可。魚蝦肉高蛋白、低脂肪,容易消化,不會出現“上火”現象,可以長期飼喂。
綜上所述,烏鶇作為雜食性鳥類,可以吃的食物還是非常多的。但雛鳥由于較為脆弱,不可亂喂食物,以防生病。有條件的建議以蚯蚓為主食來喂養;
沒有條件的,以無添加劑的雞飼料+雞蛋黃,或八哥、畫眉等鳥食來飼養。那么,有了食物以后,我們應該怎樣來喂養雛鳥呢?這因窩雛、飛雛而不同。
2、烏鶇雛鳥應該怎樣來喂養?
窩雛和飛雛,雖然都屬于雛鳥,但它們的飼養方法并不相同。窩雛,特別是出殼10天內的幼鳥,還處于懵懂狀態,對人并沒有警惕性,餓了就會“喳喳叫”向人乞食。
因此,相對來說,窩雛的飼喂沒有太大難度,只要準備好食物,在雛鳥乞食時喂給它即可。在保證食料新鮮、營養均衡、飼喂次數正常的情況下,一般都能養活。
但飛雛就不同了,雖然還不會自己吃食,但對人的警惕性高,一般不會主動乞食。撿到這樣的鳥,喂食相對麻煩些。幼鳥不會主動張嘴乞食,放食物在旁邊自己又不會吃,常常會因此而活活餓死。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鳥沒有受傷,最好是在哪里撿的就盡快送回哪里去,親鳥自會照顧幼鳥。
如果執意要留下飼養,那么就只能扒開嘴強制填喂,一般一兩天后,基本就能主動開口乞食(如仍不乞食,就要一直填喂下去,直至死亡或會自己吃食)。
三、烏鶇雛鳥人工飼養中常見問題(疾?。┡c解決方法
與其他鳥類相比,烏鶇雛鳥較為皮實,不容易生病。但很多朋友撿鳥“救助”基本都是臨時起意,并不具備相應的飼養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因飼養不當造成雛鳥生病,甚至死亡??偨Y起來,人工飼養烏鶇雛鳥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保溫不善致使雛鳥凍死
飛雛羽毛已經長出,一般不怕冷。但窩雛,特別是身體沒有羽毛或剛長出羽毛不久的,非常怕冷。
一旦做不好保溫工作,雛鳥很可能就會生病或死亡。一般來說,鳥類體溫偏高,約為40℃左右,拿在手中可明顯感覺到暖熱。如果用手感覺不到溫度,或明顯見到雛鳥身體發抖,那么就說明溫度偏低,需要做好保暖。
窩雛無法站立,要借助鳥窩生活。建議用碗狀容器,例如小碗、紙盒、小花盆等,做一個人工鳥窩,讓鳥趴在里面。之所以這樣做,是考慮到雛鳥腿腳生長發育的需要。
窩雛階段的雛鳥,腿腳無法支撐身體站立,趴在窩里更有利于腿腳發育。如果將雛鳥直接養在平坦的容器內,后期容易導致腿腳發育畸形,甚至無法站立。
同時,人工鳥窩也有助于保溫,周邊可用廢舊布料等填充,晚間可以用布覆蓋保暖。
有些朋友喜歡將雛鳥養在電熱毯上,以此來保溫,此時應注意不可過于干燥(濕度要在50-60%以上)。過于干熱的環境,輕則使鳥皮膚干裂,羽毛無法正常生長,重則可能會因脫水而死亡。
(2)因缺水而使雛鳥渴死
雛鳥體內水分的來源是食物,渴了也不會自己喝水。如果食料過干,就可能產生缺水現象,特別是天氣較炎熱時。處于缺水狀態的雛鳥一般沒有精神,頭耷拉著,眼睛緊閉,也不再張嘴乞食,就如同快要死了一般。
很多朋友不明白個中緣由,以為鳥是生病了,于是開始找各種藥給鳥吃。折騰之下,雛鳥可能很快就死了。其實遇到這種情況,發現及時的話,緊急喂水通常就可緩解癥狀。
但若發現不及時,或發現了但處理失當(當生病來治),雛鳥很可能就直接渴死了。
為了避免烏鶇雛鳥因缺水而渴死,解決方法也十分簡單,建議在每次喂食前,先用干凈的毛筆、無針頭注射器或手指等,先喂兩三滴水,然后再給食物即可。
(3)飼喂不及時而餓死
烏鶇雛鳥生長迅速,出殼15天即開始離窩學飛,在此之前每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這需要大量食物作為前提。自然狀態下,從天亮到天黑,親鳥幾乎一刻不停歇的去尋找食物喂食雛鳥。
人工飼養下,每隔30分鐘左右就要喂食一次,每日至少要喂食8次以上,才能保證雛鳥正常生長。
雖然一天早中晚喂食三次,也不能說一定就不能養活,但喂食次數少,雛鳥通常會營養不良,生長狀況很差,體質弱,容易生病和死亡,這也就是很多朋友反映“養著養著就死了”的原因。
因此,在決定救助雛鳥前,請考慮好自己的時間,要量力而行,而不是單憑“愛心”。沒有充足的時間,請不要隨意撿鳥“救助”,那樣是害了它。你不撿,雛鳥還有可能在親鳥的救助下得以存活,撿了不會養或沒有時間養,等待雛鳥的基本就是死。
(4)飼養不當而使雛鳥生病
與親鳥喂養相比,人工飼養下,食物來源單調,且很多朋友沒有經驗,烏鶇雛鳥容易因飼養不當而生病。除了上述凍死、渴死、餓死等情形,以下狀況也需要特別注意:
①營養不良:多為飼料單一且“過素”,或喂食次數過少所致。表現為雛鳥瘦小,體弱無力、羽毛不順滑,生長緩慢或停滯,容易生病。長期營養不良,往往會帶來雛鳥死亡。
解決方法是保證喂食次數,多喂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條件的話,建議經常喂些蚯蚓、小魚蝦等鮮活肉食。
②腿腳癱瘓:人工飼養下,造成雛鳥癱瘓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如上文所述,沒有使用人工鳥窩飼養窩雛,致使腿腳發育畸形;
二是雛鳥不再趴窩后,沒有及時上架,站杠時間過晚,導致腳爪發育畸形;三是營養不良,導致缺乏鈣質、微量元素或維生素D。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鳥站不起來。
解決方法是窩雛要放在人工鳥窩里養,飛雛要及時上架。同時要保證食物營養充足,飼喂及時,早晚陽光不強烈時建議給雛鳥曬曬太陽。
如果已經出現癱瘓站不起來的癥狀,建議在食料中添加煮熟的雞蛋黃、蚯蚓和新鮮淡水小魚蝦肉泥,并用西紅柿汁拌食,一般連喂一兩周即可重新站立起來。
經常喂食西紅柿泥或用汁拌食,可預防烏鶇雛鳥癱瘓
③傷風感冒:雛鳥怕冷,遇到氣溫突變,溫差較大時,也容易出現感冒現象。癥狀是流鼻涕、打噴嚏,嚴重的也可能會咳嗽(上呼吸道感染)。
解決方法是將雛鳥放在避風的地方飼養,并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做好保溫,避免受涼感冒。生病以后,要及時治療,藥物可用鴿子藥、雞用藥或兒童感冒藥,根據雛鳥體重,參照說明書使用即可(切記不要過量用藥,雞用藥量可減半使用,以免藥死)。
④口舌生瘡:即俗稱的“上火”,原因多是單一大量喂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所致,例如面包蟲和豬肉等??谏嗌忀p則影響雛鳥進食,重則會引起死亡。
在飼喂過程中,要注意食物均衡,不可單一飼喂某種肉食。特別是窩雛,不建議飼喂面包蟲,這種蟲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過高,幼鳥很難消化,就算是成鳥,喂多了也容易出問題。
幼鳥喂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容易上火
⑤拉?。ɡ亲樱弘r鳥飼養過程中,拉稀也是一種常見現象,但并不一定就是病態。造成雛鳥拉稀的原因,其一可能與食物改變過大有關,如突然換食就可能會出現拉稀。一般建議換食要循序漸進,在舊食料的基礎上,逐漸加大新料的含量,直至完全改為新料。
其二喂食不新鮮或變質的食物,也可能會造成雛鳥拉肚子。食料最好是現拌現喂,至少要上下午各拌食一次,以防變質影響雛鳥健康。
很多朋友有將吃不完的食料放入冰箱冷藏的習慣,但再次飼喂時如果沒有緩溫,直接將冷食喂給雛鳥,也容易造成拉稀,需要恢復到室溫再喂。
其三保溫不善,致使雛鳥受涼,也容易出現拉稀現象,特別是窩雛要做好保溫。
雛鳥出現拉稀時,注意觀察精神狀況。如果吃食、精神狀況和活動正常,就沒有必要過度擔心,一般無需用藥,繼續觀察即可。如果出現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現象,此時一般為病態,考慮為腸炎。
可有針對性的喂食腸道消炎藥,癥狀輕微時也可以給雛鳥喂食大蒜水(將大蒜搗碎后泡水,取澄清液給雛鳥滴服,或拌入食料喂食),其原理是利用大蒜中所含有的大蒜素殺蟲、殺菌作用。
四、結語
本文雖然談論的是烏鶇雛鳥的救助問題,但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建議人為救助,或者說不救助其實更好,特別是那些抱著“養幾天再放生”、“等會飛了就放生”等心態的“救助”。
烏鶇雛鳥出殼15天后就會飛,但至少要在出殼30天后才會自己吃食。也就是說,親鳥在雛鳥會飛后還要繼續喂食兩三周的時間。因此,“養幾天”、“會飛了”就放生,也就是放的時候是活的,不久就會餓死,因為它不會自己吃食。
更為重要的是,出窩學飛至離開父母獨立生存,這短短的幾周時間,是鳥生中唯一的一次受到系統野外生存訓練的時期。親鳥在這段時間內,要教會雛鳥飛行、覓食、尋找水源、躲避危險和天敵等各方面的生存技能。
即便是這樣,雛鳥第一年的死亡率依然非常高。而人除了能提供給雛鳥食物,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養出來的只能是“傻鳥”,放生以后,大部分會因為沒有生存技能而死亡。
所以,鳥真不能隨便撿,切莫讓自己的愛心害了鳥。對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愛心”,執意要將雛鳥撿回家的那些朋友們,建議撿了就要對鳥負責。
如果沒有專業救助機構收養,那么就作為寵物鳥飼養吧,負責它一生的口糧。如果想放生的話,建議至少要養一個月以上,等雛鳥完全會自己吃食了再放生。
而且放生的環境也有要求,不是說從陽臺上直接拋出去完事。最好是能選擇有烏鶇出沒,周邊有樹林和水體的地方,這樣放生以后,雛鳥可以向野外的烏鶇學習生存技能,活下去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
-
一般來說,進入冬季以后,如果發現腹部和背部羽毛不是純黑色、嘴巴顏色偏黑、眼圈不明顯、頭部和腳底板膚色不為黃顏色,就要考慮是否為母鳥。當然,更準確的判斷方法還是聽鳴叫。公鳥白天大部分時間都......
-
烏鶇和烏鴉的區別:兩者的喙不同,烏鶇的喙是黃色的,烏鴉的喙是黑色的。兩者的羽毛顏色不同,烏鴉全身發黑,烏鶇的羽毛雖然是黑色的,但是黑色程度不深,嘴巴和眼圈也發黃。叫聲也不同,烏鶇的鳴叫非......
-
不同品種的花生的生長周期不同,一般的花生生長周期約為100-150天,而部分晚熟品種的花生需要180天左右才可以收獲,花生適宜在每年的4月份時播種,在江淮地區會在每年的8-9月份時收獲,......
-
草蝦是河蝦,屬于淡水蝦,由于該蝦喜歡棲息于水草場所,故稱為草蝦。草蝦主要產自東南亞各國,越南和泰國等國,在我國,草蝦分布也較為廣泛,浙江、福建、海南、廣西等海域均可見它的身影。草蝦和基圍......
-
壁虎能夠長出新的尾巴是因為其斷尾處并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是發生在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而軟骨橫隔的細胞能夠終身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這樣不久之后,從尾巴斷......
-
九節菖蒲和石菖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基原和性狀上。前者是主要在小滿前后去采挖根莖,要將其洗凈并曬干,搓掉細毛。而后者是在秋冬季節采挖,要除掉根須和泥沙再曬干。性狀上前者的根莖為短小的紡錘形,......
-
家庭養錦鯉的講究有:養單不養雙、魚缸的大小決定您飼養的條數。風水上魚缸水是屬“陰”的,而數字上單數是“陽”,雙數是“陰;如果養雙數,那么陰上加陰,不利主的,所以養單數為陽;取個陰陽平衡,......
-
尾巴長的鳥有:孔雀、紅腹錦雞、琴鳥、極樂鳥、白鷴鳥、綬帶鳥、鳳尾綠咬鵑、白冠長尾雉。以上八種鳥,個人認為“紅腹錦雞”是與鳳凰最相似的,也有人覺得“孔雀”最像。...
-
山藥分為菜山藥、藥山藥,藥山藥也稱為鐵棍山藥。其中鐵棍山藥最好,鐵棍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特別的美味,有很多人都喜歡吃鐵棍山藥,無論是要來煲粥還是直接炒都是很好......
-
莓茶是藤茶類產品的一種,學名顯齒蛇葡萄,俗稱藤茶、甘露茶,又稱土家神茶、神仙草,為湖南湘西特產,可藥、飲兩用。莓茶初飲入口微苦,回味甘甜,滿口生津,喝完以后再喝白開水都是甜的,莓茶含有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xxfankui01@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