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歷任總統名單(俄羅斯歷任總統一覽表)
須宏才 ? 2022-06-14 08:07:29 ? 0次
在十月革命之后,身處地緣邊緣地帶的俄羅斯,逐漸成長為了一個世界級的強國。時至今日,俄羅斯依舊對全球格局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而這與俄羅斯(蘇聯)歷史上的歷代領導人的努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今天,本期節目就為您盤點蘇聯(俄羅斯)歷史上的十一名領導人。
俄羅斯總統歷任總統名單
第一任:列寧(1917—1924)
(列寧)
佛拉基米爾·列寧是蘇俄(聯)的第一代領導人,更是世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被我黨譽為“革命的導師”。
1903年,列寧一手締造了“布爾什維克黨”,這個黨正是后來蘇聯共產黨的前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皇俄國作為協約國的一方參戰。因為前線的失利,經濟的危機,俄羅斯國內百姓的生活在沙皇的苛政壓迫之下步履維艱。1917年2月革命爆發,沙皇的統治被俄羅斯的資產階級、無產階級聯手推翻。1917年底,列寧提出了“一切政權歸蘇維?!?/strong>的口號,在同年11月,也就是俄歷的詩月發動革命,推翻俄羅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功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蘇俄,史稱“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期間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不僅解放了俄羅斯人民,更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紅軍擊敗了由英、法、美、日等多國組成的干涉聯軍,成功捍衛了新生的紅色政權。1922年,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簽署條約,成立聯合體國家,蘇聯正式誕生,列寧任首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在此之后,列寧便開始組織起蘇聯的戰后經濟恢復與重建工作,在此期間列寧倡導的“新經濟”政策,也給予了我國改革開放諸多的借鑒和啟示,成為了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一次有益嘗試。1924年,列寧因病與世長辭,享年54歲。
第二任:斯大林(1922—1952)
(斯大林)
在列寧逝世后,斯大林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擊敗黨內的競爭對手,樹立威信,最終成為了繼列寧之后的蘇聯第二任領導人。
斯大林對蘇聯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均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斯大林就任蘇聯最高領導人后,列寧此前的新經濟政策被終止,蘇聯開始通過“五年計劃”的計劃經濟方式,開展起了大規模的工業化、社會主義化建設運動。在斯大林執政期間,蘇聯通過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從一個歐洲傳統的落后農業國一舉成為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國,其發展速度令世界西方國家都為之驚嘆。此外,斯大林通過大型企業國有化、農業集體化的方式,將列寧在蘇聯構建的社會主義藍圖,變成了現實。1936年蘇聯新一部憲法的通過,標志著社會主義在蘇聯正式建成。
(蘇聯一五計劃期間建設的第聶伯河水電站)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則領導蘇聯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并最終消滅了以軸心國為首的納粹德國。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大舉入侵蘇聯,蘇德戰爭就此爆發。在斯大林的堅定領導下,蘇聯在初期戰場上極為不利的情況下,逐漸化主動為被動,先后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消滅了德軍大批有生力量,并在1943年逐漸開展對德軍的反攻。1945年,蘇聯紅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并將蘇聯的紅旗插在了國會大廈的樓頂,而這也成為了蘇聯在歷史上為人類反法西斯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象征。
然而,斯大林也因歷史上的“大肅反”“卡廷森林慘案”等歷史問題,也飽受世界各國的非議,而他在蘇聯執行五年計劃期間一手塑造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蘇聯最終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讓斯大林成為了在世界現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1952年,斯大林因病與世長辭,享年74歲。
第三任:馬林科夫(1953.3.5—1953.3.13)
(馬林科夫)
在斯大林病逝后,人們或許對他后來的繼任者赫魯曉夫耳熟能詳,但在赫魯曉夫之前的馬林科夫卻鮮為人知。1952年,斯大林病逝后,馬林科夫曾接替斯大林,短暫地當過8天的蘇共最高領導人,之后才將職位轉讓給赫魯曉夫。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馬林科夫確實是俄羅斯(蘇聯)的第三任領導人。
雖然馬林科夫擔任蘇共最高領導人的時間十分短暫,但他同樣對蘇聯的歷史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早在1951年,斯大林身體狀況惡化之際,他便成為了協助斯大林處理事物的左膀右臂,與貝利亞、布爾加寧等人組成“三人團”,在斯大林身體狀況不佳之際,代行斯大林的職務。而在斯大林去世后,三人團中執政經驗較為豐富,被斯大林頗為信任的馬林科夫因此也就成為了蘇聯的領導人。
(馬林科夫)
在馬林科夫短暫執政的8日期間,他維系了斯大林病逝之后的社會穩定,并且主張蘇聯在日后的外交、國防中應當慎用核武器,呼吁美、蘇兩國圍繞核武器的使用問題,應開展和平的談判,避免世界戰爭的爆發。馬林科夫的穩健風格,使蘇聯完成了斯大林病逝后一段時期的平穩過渡,1954年3月13日,馬林科夫便卸去自身職務,將蘇共最高領導人的職位轉由赫魯曉夫擔任。
1988年,馬林科夫與世長辭,享年86歲。
第四任:赫魯曉夫(1953—1964)
在馬林科夫之后繼任的,便是赫魯曉夫,人們普遍認為的“第三任蘇聯最高領導人”,但實際上他是第四任。
赫魯曉夫上臺后,便意識到了斯大林模式的諸多弊端,因此便嘗試開始對蘇聯的經濟模式進行改革。在赫魯曉夫就任期間,蘇聯的地方企業取得了一定的經營自主權,同時集體農莊也在農業補償政策的刺激下,生產和勞動的積極性得以提高。赫魯曉夫在任期間最著名的改革措施,莫過于他推動蘇聯進行大規模的玉米種植,這讓蘇聯一度因此擺脫了困擾其許久的糧食問題,使蘇聯一度成為了可與美國相當的世界農業大國。
(赫魯曉夫)
而在外交領域,赫魯曉夫對于蘇聯而言,也有頗多的歷史性建樹:他積極倡導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工業援助,比如在我國一五計劃期間提供的“156工程”,以及對印度的工業援助計劃,均使得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相對落后的工業面貌就此得以改善。1955年,赫魯曉夫領導下的蘇聯和諸多東歐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這一組織是和當時的北約不相上下的世界武裝力量。華約的成立,也標志著世界美蘇兩極格局的正式形成,蘇聯的國際影響力在赫魯曉夫時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然而,人們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在經濟改革方面,赫魯曉夫時常朝令夕改,欠缺定力,導致蘇聯的經濟一度陷入混亂;大規模盲目地種植玉米,也讓赫魯曉夫執政后期的蘇聯農業不增反降。而在外交領域,赫魯曉夫的隨性也使得蘇聯最終出現了諸多如“蘇共二十大”、“中蘇長波電臺”等不可挽回的外交失誤。1964年,蘇共內部秘密取消了赫魯曉夫的一切職務,赫魯曉夫就此黯然下臺。1971年,赫魯曉夫因病逝世,享年77歲。
第五任:勃列日涅夫(1964—1982)
在赫魯曉夫的職務被取消后,勃列日涅夫便成為了蘇聯的第五代領導人。
勃列日涅夫上臺后,立即取消了赫魯曉夫此前的種種改革措施,暫時恢復了赫魯曉夫時期因為改革所造成的混亂局面,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因此得到了重新的穩固和加強。20世紀70年代,受中東戰爭的影響,世界石油價格飛速上漲,而同為產油國的蘇聯則乘上了油價的順風車。因此,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經濟一度得到了高速發展,最佳時期接近美國GDP總額的50%—60%。
(勃列日涅夫)
而經濟上的建樹,也給予了當時蘇聯外交上的底氣。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出兵僅用1天的時間,便占領了東歐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成功鎮壓“布拉格之春”,加強了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控制。而在1979年,蘇聯又悍然出兵入侵阿富汗。勃列日涅夫時期強硬的外交方針,又被稱之為“勃列日涅夫主義”,而這也成為了同時期霸權主義的代名詞。
在勃列日涅夫晚年,蘇聯大量資金被消耗在軍工領域。同時因為勃列日涅夫時期的保守傾向,而使得蘇聯官僚腐敗滋生,導致經濟在80年代開始逐漸停滯和倒退。1982年,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享年76歲。
第六任、第七任:安德羅波夫(1982—1984)、契爾年科(1984—1985)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保守執政傾向,造成了蘇聯的“老人政治”現象,高層領導人的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因此,在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兩位較為年邁的蘇共黨員便接替了他的職務。但兩人均因年事已高,身患疾病,均在就任蘇共最高領導人后不久便去世。
第一位接替勃列日涅夫的便是安德羅波夫,在接替勃列日涅夫時,安德羅波夫已經68歲,且患有腎衰竭、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在安德羅波夫執政的兩年時間里,他強撐身體主持了蘇聯的反腐工作,并主持了和中國的外交解凍。在此之后,便于擔任蘇共領導人的第二年就與世長辭。
(安德羅波夫)
在安德羅波夫去世之后,73歲高齡的契爾年科擔任蘇共最高領導人。在此期間,契爾年科保持了安德羅波夫的基本行政方向。但是,契爾年科的身體狀況同樣不佳,身患慢性肺病和心臟功能衰竭。因此,在契爾年科擔任蘇共領導人13個月后,便與世長辭。
(契爾年科)
第八任:戈爾巴喬夫(1985—1991)
(戈爾巴喬夫)
在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病逝后,戈爾巴喬夫便成為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也是蘇聯的最后一位領導人。
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后,蘇聯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已經十分嚴重。于是,戈爾巴喬夫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無論是經濟上的改革,還是政治上的改革,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都最終以失敗告終。在經濟領域,戈爾巴喬夫主張市場經濟和私有化,但是這并沒有為蘇聯的經濟帶來活力,反而滋生了一批腐敗的官僚和寡頭;而在政治領域,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蘇共逐漸失去了核心領導層的地位,為蘇聯最終的解體埋下了隱患。
(八一九事件)
在蘇聯“八一九”事件爆發后,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蘇共已無力再主導政局,大權逐漸落入到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黨手中。同時,蘇聯各個加盟國的分離傾向也日趨嚴重。1991年12月,蘇聯各個加盟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就此解體。
第九任:葉利欽(1991—1999)
蘇聯解體為十五個加盟國后,促成蘇聯解體的葉利欽,成為了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
葉利欽在任期間,俄羅斯開展了大規模的“私有化”運動,這雖然讓俄羅斯從此徹底擺脫了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但盲目的市場經濟非但沒有給俄羅斯帶來一定的經濟活力,反而滋生了大批的俄羅斯寡頭。同時,葉利欽積極倡導“休克療法”,解決俄羅斯經濟危機,但這反而使得盧布大幅度貶值,中下層俄羅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葉利欽)
而在外交領域,葉利欽雖然積極倡導俄羅斯擁抱西方,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并沒有因此接納俄羅斯,反而在此期間積極推行北約東擴。而在車臣問題上,葉利欽也猶疑不決,最終導致了第一次車臣戰爭的爆發和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的失敗。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之際,葉利欽主動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并由佛拉基米爾·普京就任新一任俄羅斯總統。2007年,葉利欽因病逝世,享年76歲。
第十任、第十二任:普京(1999—2008,2012—至今)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之際,曾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解體葉利欽職務,正式成為第二任俄羅斯總統。
普京上臺后,對車臣轉而采取強硬措施,最終使得俄軍獲得了車臣戰爭的勝利。在經濟領域,普京嚴厲打擊寡頭,使得俄羅斯的經濟寡頭有所收斂,困擾俄羅斯的經濟危機一度得以消除。同時,普京吸取了車臣戰爭的教訓,于2008年積極推動俄羅斯軍事改革,并最初促成了俄羅斯隨后在格俄戰爭中的勝利。
(普京)
2008年,普京曾短暫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轉任俄羅斯總理。在2012年后,普京再度就任俄羅斯總統,并持續在俄羅斯民間保持著80%的支持率,被譽為“俄羅斯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
第十一任:梅德韋杰夫(2008—2012)
2008年,普京暫時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轉任總理之后,梅德韋杰夫就任新一任俄羅斯總統。
(梅德韋杰夫)
梅德韋杰夫曾與普京是搭檔,在一起共事多年,因此梅德韋杰夫基本上延續了普京時期的政策。在梅德韋杰夫時期,俄羅斯取得了格俄戰爭的勝利。在此之后,俄羅斯繼續實施自普京時期開始的軍事改革,加大對國防開支,促成了俄羅斯軍隊建設的現代化。而在經濟方面,梅德韋杰夫積極保護本國民族工業,促成俄羅斯盡可能平穩度過2008年前后的金融危機。此外,梅德韋杰夫在職期間,還積極倡導了俄羅斯的反腐工作。
2012年之后,梅德韋杰夫便不再擔任俄羅斯總統的職務,轉而就任俄羅斯總理,并在職期間推進俄羅斯的養老金改革。
以上便是俄羅斯(蘇聯)歷任領導人的盤點,在你心中,您最欣賞哪一位俄羅斯歷史上的領導人?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
-
越南戰爭被公認是美國輸的最慘的一次戰爭,不過,還有一次鮮為人知的戰爭,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丟人的戰爭,也是美國人永遠的痛,可以說是恥辱。白宮為什么叫白宮在這一場戰爭中,美國......
-
德國總統是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德國總理是奧拉夫·朔爾茨。我們經??吹降聡偫韸W拉夫·朔爾茨在國內或國際上露面活動,卻鮮有看到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吖,德國......
-
中華民國8任總統,分別是: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蔣介石、李宗仁。其中,孫中山是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是民國第一任總統。...
-
總統山上的四位總統分別是:華盛頓、杰斐遜、老羅斯福和林肯的頭像。至于人們會說這座總統山是爛尾工程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其原計劃造型與現存造型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據悉在原來的計劃中,這4位......
-
官方結論是兇手奧斯瓦爾德的個人行動,但美國輿論產生了繼任總統約翰遜謀殺說、卡斯特羅謀殺說等說法,但一直沒有定論??夏岬嫌龃贪赴l生于美國中部時間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國第35任......
-
香港大學排名:香港大學(QS第22位)、香港科技大學(QS第34)、香港中文大學(QS第39)、香港城市大學(QS第53)、香港理工大學(QS第66)、香港浸會大學(QS第287)、香港......
-
茶杯犬的壽命大概是10~15年左右,其標準是指一些體型8英寸(約20.32厘米)以下,體重4磅(約3.6斤)以下的微型犬。它們并不是自然界自然孕育出來的,而是那些本身有著缺陷的小型犬們經......
-
評分9.5以上的小說言情:《不負如來不負卿》、《十年一品溫如言》、《東宮》、《白發皇妃》、《等不到天亮等時光》、《廢后將軍》、《你的城池,我的荒年》、《后來我們都哭了》、《奴兒七七》、《......
-
清香木和胡椒木可以說各有各的好處,如果想要養在家里最好選擇清香木,而如果想要養在室外,則胡椒木更為合適。從氣味上區分兩者是最靠譜的方法,清香木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而胡椒木平時是聞不到......
-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趙zhao、朱zhu、楊yang、陳chen、周xing、黃huang、吳wu、何he、梁liang、宋song。以上這10個姓氏在歷史上都有出過皇帝。...
-
天津西站位于天津市紅橋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客運特等站,是天津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西站始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先后擴建3次,它不是天......
-
謫仙人之稱的詩人是李白。李白被稱為謫仙人是由于賀知章的緣故,李白去紫極宮,遇見了賀知章,上前拜見并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
-
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則徐。林則徐意識到國內官員與民眾對世界知之甚少,為了系統了解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文化,1839年,林則徐主持編譯了英國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xxfankui01@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